四年级数学下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数学下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级数学下教案1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经历探究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根据数的位值原理,掌握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会比较小数的大小,并能把两个以上的小数按大小进行排序。
2.在独立自主、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猜想、验证、比较、概括的思维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观察、比较、和类比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探究概括并掌握怎样进行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
体会小数的大小与小数的位数无关,运用概括出的方法灵活、准确、快速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引入。
1.走进生活。
生活中除了比较整数的大小我们还经常遇到小数的大小比较。例如:一个身高1.83米的人和一个1.49米的人站在一起谁高谁矮,从而知道1.83米大于1.49米。(板书:1.83米>1.49米)。
2.揭示课题。
生活中有很多的小数,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小数都能够像刚刚比身高那样明显的就能看出它们的大小。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小数的大小比较”(板书:小数的大小比较)。
二、探究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游戏体验,探究方法。
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抽数卡摆小数比大小”的游戏,两个教学准备袋里面一共有10个数字(0-9)的卡片,两个人轮着抽取,抽完按规定摆在数位顺序表上,待抽完后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把班上的学生分为两组,各选一个代表,代表本组参赛。哪组摆出的小数大哪组就赢,那么同学们呢仔细观察游戏过程,并且思考抽完以后怎样比较这两个小数的大小?
游戏一:游戏规则--我们设定,这个小数为3位数的小数,请看展板,那么,第一次抽到的数字放在百分位上;第二次抽到的数字放在十分位上;第三次抽到的数字放在个位上。在观察学生游戏的过程中,就代表的抽到的数字以及对应的摆的位置提一些问题。
例:摆在这个数位上表示什么(位值原理)?现在能确定哪个数大哪个数小吗?
结果出来时,引导学生分析这两个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步骤。(板书:两个小数的大小比较结果)。
游戏二:师:在游戏一中我们通过抽几次数卡比较出了两个小数的大小?但是我们到抽数卡结束后,正式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是从哪里开始比较的?
生:从整数部分。
师: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在抽数卡时,直接从整数部分摆起呢?那同学们前后桌为一个小组,亲自动手操作,从整数部分摆起,再抽数卡摆数字的同时呢?要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到底要怎样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呢?游戏结束后,我们进行小组交流,看哪个组归纳的最恰当。好!现在开始。
在学生进行的游戏教师在学生中穿梭,也可适当的参与学生的讨论,指导学生的操作。待学生游戏结束后,小组代表发言,交流想法。
师:游戏结束了,有几个小组是一个同学抽一次就比较出两个小数的大小的,请举手。那么每个同学抽两次呢?通过这两个小游戏,同学们总结出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了没有啊?(通过在举手的同学中随便出去几个同学来发表意见,在学生发表时可适当的引导和纠正)。
生: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小数部分。
生:先比较个位上的数字,个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小数就大。
生:先比较整数部分,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小数部分的十分位上的数字,十分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就不用往下比了。
生:先比较整数部分,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的十分位上的数字,如果十分位上的数字相同,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字,以此类推。
生:整数部分相同,就比小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就比小数部分的十分位上的数字,十分位上的数字相同,我们就比百分位上的数字,如果百分位上的数字相同,以此类推)。
如果学生不能这样归纳出来,则由老师来进一步的引导和补充。[板书:整数部分、小数部分]
师:(就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总结归纳,从而得到恰当的结论)也就是“从高位比起,逐位比较”(板书:从高位比起,逐位比较)。
待学生自己归纳出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后,就带这学生一起来验证他们归纳的方法是否合适、合理。
三、尝试练习,实际运用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验证一下大家归纳出的方法是否正确,好吗?
师:西山小学将举行校春季运动会,邀请我们班的三个同学去参加他们的跳远项目的比赛,这是四年级一班四位同学的跳远成绩。根据里面的信息,你打算推荐哪3个名额代表四一班去比赛?说出理由?(打印给学生并且课件出示以下内容)
项目:跳远。
1.师:第一名是谁,是怎么比较出来的?(回顾:比较整数部分-个位上的3大于2)。
2.师:那么第二名又是谁呢?(回顾: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的十分位上的数字,十分为上9大于8,是吧!)
3.师:那么第三名又是谁呢?(回顾: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的十分位上的数字,十分位上的数字相同,再比较百分为上的数字,百分为上8大于4)。
分别:(课件出示)小明第一名;(课件出示)小军是第二名;(课件出示 )小莉是第三名
四、应用。
基础题型(全班一起做)。
1.比一比。
7.9○8.2;0.51○0.509;5.7千克○5.8千克;1.374小时○1.3小时;
0.6元○0.60元;1.2323米○1.3232米。
师:同学们结合整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可以找出小数比较大小与整数比较大小的相同点是什么吗?(教师做相应的引导)。
生:从高位比起,按照数位顺序一位一位的往后比较,比到能分出大小的那个数位就不用再往后比了。
0.51○0.509;1.374小时○1.3小时;0.6元○0.60元。
师:大家再观察这三组数据,可以发现小数比较大小与整数比较大小有什么不同之处吗?(教师做相应的引导)。
生:整数比较大小时,当整数的数位不同时。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
生:小数比较大小时,与小数的位数的多少无关。要按照数位顺序从高位到低位的比较。
师:自己做一下小面的这个练习,看谁又快又准。
2.实践应用。
把4.219;4.2;3.7;5.14 ;4.26五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五、总结。
< ……此处隐藏21904个字……村小学,大多数学生基础良好,对学习数学抱有浓厚的兴趣。经过几年对新教材的学习,学生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敢于质疑,有初步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有个别学生学习习惯不太好,设计教学过程需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播放实况录像。
(播放本校田海燕老师参加全镇教职工声乐比赛的实况录像,学生看的十分投入,看完后一片掌声,并议论纷纷:“我们音乐老师唱的真棒!”“像名星!”“她得了第几?”“一定是冠军!”)
师:同学们,田老师在这次比赛中的出色表演得到了评委的好评,经过初赛、复赛,最后她与小张幼儿园的贾春风老师争夺冠军。想不想看看她们的最后成绩?
生:(急切的)“想!”
(多媒体出示两位选手及其成绩的画面,形式与教材基本相同,5号选手变为田老师,9号选手变为贾老师)
师:同学们,你发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谁能得第一呢?
生2:贾老师能得第一,因为它的专业得分比田老师的高。
生3:不对,田老师的综合素质得分比贾老师的高,所以田老师能得第一
生4:我不明白“专业得分”和“综合素质得分”是什么意思?用哪个成绩决定她们的表现呢?
生5:(非常自信地)我知道!我从电视上见过,专业得分就是演唱得分,综合素质得分就是音乐理论知识得分,把每个人的两项得分加起来进行判断谁是冠军。
师:你真是个用心的孩子!就像你说的人们一般是将两项得分加起来判断谁的成绩好一些,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判断她们谁表现得好一些。
(二)自主探究
1.师:谁能估计一下她们的总分大约各是多少?
生1:(思考)她们的成绩差不多,都超过9分了。
生2:她俩的成绩很相接近,我们必须具体算一下,才能比出高低。
师:该怎样算呢?请同学们试一试,看谁的方法欢迎!(学生立刻行动起来)
师:谁想把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生1:5号选手的总分已经知道了,我要求出9号选手的总分,再和5号选手的得分进行比较。我的列式是:8.65+0.40=9.05 (分) 9.43-9.05=0.38(分),田老师是冠军,比贾老师高0.38分。
生2:我的想法和他一样,但是我是把两个算式合并在一起的,列式是:9.43-(8.65+0.40)
师:为什么要有小括号呢?
生3:因为要先算出9号选手的总分。
师:像这样的加减混合题,同学们会一步一步计算出得数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生:9.43-(8.65+0.40)
=9.43-9.05
=0.38(分)
师: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应注意什么?
生:在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在加减。
(三)拓展应用
教师展示购物清单。
新世纪超市购物清单
20xx.09.15 15:41
商品名称 数量 单价 小计
面包 2 2.70元 5.40元
酱油 1 4.85元 4.85元
应收:10.25元
客付款:20元
找零:9.75元
师:从这张购物单上,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我想核对一下2个面包和一瓶酱油的总价对不对?
生2:我想给阿姨验算一下,看钱是否找对?
……
师:看来同学们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那么,这些问题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吧!
(学生活动后汇报)
生1:第一个问题:2.70+2.70+4.85=10.25(元),和购物小票上一样。
生2:第二个问题:20-10.25=10.75(元)
生3:第二题不对,结果应该是9.75元,他忘记退位了!因为被减数是整数,小数点在个位的后面,所以我用竖式时,在20的后面点上小数点,然后补上两个0再计算。
生4:我们也是这样想的,这样退位时不容易发生错误。
生5:老师,我们没补写0,但我们心里是这样记着的。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不错,在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少时,列竖式时,要给被减数的末尾添上0,如果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也可以不把0写出来。
2.自编自算
出示数据4.12 12.3 5.08
师:用这些数能写出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的算式吗?
(学生编算式、交流)
生1:4.12+12.3+5.08
生2:4.12-12.3-5.08
生3:他编的题我们现在没法算,应改成12.3-4 .12-5.08
生4:12.3-(4.12+5.08)
师:现在我们就来计算自己编的三道题,在计算时要注意同学们提醒的几个问题。
五、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了与之联系密切、富有情趣的生活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探究-,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究中。田老师是我班的任课教师,学生十分关心田老师能否得冠军,这种心理促使学生急切的想知道贾老师的总分,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究中。
练习的设计我尽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但感到有趣味,而且也感受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我组织自己编题自己算,使枯燥的计算富有趣味性,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充分体会到成功的愉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案例点评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师注重为学生创设现实生活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实现了自主学习,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1.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本节课从课题的引入到教学过程都注重从学生熟悉的身边事例中挖掘教学素材。例如:为学生创设了本校教师参赛的实况,学生关心自己教师的成绩,学习兴趣油然而生,使课堂充满了情趣,并且使学生真实的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了数学源于生活。
2.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本节课的教学不管是新知识的探究还是知识的应用。教师都能大胆放手,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去计算,去思考,去发现。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学生之间形成了一个良好的互动空间。
3.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教师注重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从创设情境——探究算法——提高应用,充分体现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学理念。特别是练习的设计, “购物”和“自编自算”,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过程中不但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而且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文档为doc格式